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穿越会计准则扰动:泰康养老能否扭转20亿亏损困境?

  • 创业
  • 2025-02-24 18:47:03
  • 9

  千亿级养老险企泰康养老迎来“压力测试”。

穿越会计准则扰动:泰康养老能否扭转20亿亏损困境?

  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康养老”)披露的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泰康养老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7.71亿元,同比下降8.6%,净利润亏损21.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92亿元亏损额扩大118.75%。

  与此同时,在行业政策推动下,养老险公司面临转型压力,泰康养老也不例外,短期健康险业务的停售预期给其带来不小挑战。

  在经营压力与转型需求并存的局面下,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亲自接管泰康养老,他所秉持的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战略,能否带领泰康养老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保险行业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旧会计准则扰动 创成立以来最大亏损

  近年来,泰康养老经营业绩波动明显。根据偿付能力报告,2022年,泰康养老实现10.28亿元净利润,但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增至260.16亿元的同时,净利润却转为亏损9.92亿元。

  到了2024年,泰康养老保险业务收入收缩至237.71亿元,亏损也进一步扩大至21.7亿元,创下成立以来最高亏损。

  对于2024年高达20多亿元的亏损,泰康养老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该净利润是基于《财政部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09〕15号)》和《关于保险业做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实施工作的通知(保监发〔2010〕6号)》等相关规定计量评估。若公司如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2024年会计利润实现盈利。

  据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7年5月和2020年6月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同》和《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的修订》(统称IFRS17)。

  随后,在2020年1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以下简称“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并于2022年底下发2023年度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下的报表格式。

  对于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财政部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自2026年1月1日起执行。

  新会计准则下 净利润扭亏

  那为什么泰康养老称,若执行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2024年会计利润实现盈利?

  这背后是新旧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方式的差异以及资本市场的起伏。

  在旧准则中,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持有至到期投资(HTM);贷款和应收款项类投资(LR)。

  在新准则中,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也称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也称交易性金融资产)。

  从资产端来看,相比旧准则,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下大部分股权投资资产转变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计量(FVTPL),资产价格上涨能够及时反映到当期损益中,体现为净利润的上涨。

  记者注意到,“924”新政以来,资本市场放量大涨,使得权益资产价格也随之上涨。目前已有多家上市险企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并表示业绩预增主要是受2024年国家政策利好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回暖上涨,使得2024年度投资收益同比实现大幅增长,最终使得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较大增长。

  从泰康养老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也能看出其账面上金融资产的浮盈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泰康养老投资收益率为2.17%,但其综合投资收益率则高达10.06%。

  短期健康险收入缺口亟待填补

  据了解,养老险公司还普遍面临着转型压力。

  2023年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养老险公司聚焦主业、压缩非主营业务。

  《办法》明确养老险公司只可以申请经营以下部分或全部类型业务:一是具有养老属性的年金保险、人寿保险,长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二是商业养老金;三是养老基金管理;四是保险资金运用;五是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办法》要求,养老险公司业务范围超出规定的,应当自《办法》印发之日起3年内完成业务范围变更,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停售短期健康险。

  根据泰康养老年报数据,2023年,泰康养老保险业务收入合计260.16亿元,其中健康险保险业务收入202.39亿元。

  此外,泰康养老公示的“2023年度原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经营情况”显示,2023年,泰康养老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泰康城乡居民大病团体医疗保险(A型)原保费收入排名第一,为48.62亿元。该产品原保费收入几乎为排名第二的泰康健康有约终身重大疾病保险D款的两倍。

  而泰康养老2023年度原保费收入排名第一的泰康城乡居民大病团体医疗保险(A型)正是一款保险期间1年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可以预见,若《办法》三年过渡期结束,随着短期健康险业务停售,泰康养老将受一定影响。

  泰康养老也在2023年年报的“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及其执行情况”中表示:“公司持续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风险分散效应,并控制低价值团体产品比例,提升盈利能力,2023年长期险年金规模占比相对提升。”

  战略已定 能否华丽转身?

  比短期健康险停售带来的转型压力更早到来的是经营压力。

  2023年,泰康养老总资产为1024.23亿元,首次迈入千亿大关,但也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3年,泰康养老保险业务收入为260.16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218.79亿元,同比增长18.9%。而净利润却为-9.92亿元,与2022年10.28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大幅转亏,同比下降196.5%。

  同年11月30日,泰康养老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23年11月23日收到董事长李艳华的辞职函,李艳华因年龄原因辞去本公司董事长及其他一切职务。据了解,李艳华曾执掌泰康养老十余年,自2010年7月起,李艳华就一直担任泰康养老董事长一职,同时还兼首席执行官。

  随后,在2024年2月26日,泰康养老发布公告称,经公司2023年11月23日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议,选举陈东升为董事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其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的创始人,陈东升亲自挂帅足见其对泰康养老的重视。

  陈东升认为,未来社会将进入长寿时代,人们的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均大幅提升,带病长期生存成为一种常态。未来最大的需求、最大的供给和最大的创新都会在健康养老领域。基于这样的判断,泰康不断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战略。

  至于何为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战略?陈东升表示,该战略是以传统人寿保险的保险业务和投资业务二维结构为基础,加上由保险资金投资运营的医养康宁服务实体,形成“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的三维结构,彻底改变传统的人寿保险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构建新寿险。

  他认为,新寿险融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为一体,构建了养老金融发展的新模式。“支付+服务+投资”三位一体,构建起年金产品销售、养老金账户投资、养老服务实体投资与运营的产业生态闭环体系,整合老年生命产业链中的个人养老筹资、养老产业融资以及养老服务投资等金融服务,是发展养老金融的最佳实践。

  陈东升曾将总结泰康发展一书命名为“战略决定一切”,目前泰康战略已定,身兼泰康集团董事长、泰康养老董事长的陈东升何时能带领泰康养老“华丽转身”,市场拭目以待。

有话要说...